
以色列最近又搞了出大新闻,在议会里差一点投票通过把约旦河西岸直接划入自己的版图。这事儿看着像突发,其实早就暗潮汹涌,像极了大型年度狗血连续剧。更绝的是,就在美国副总统万斯到访的这个节骨眼儿,以色列议会这波操作不仅把刚喘口气的加沙停火协议逼上悬崖,还直接让美国的中东外交团队沦为灭火队,这真是大写的“内娱出口”。
先说说这件投票的始作俑者,以色列极右翼政党的一份草案,呼吁将约旦河西岸“事实上的吞并”变成“法律上的吞并”。表面看起来是极右翼闹事,其实台面下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内部分裂的体现。本来总理内塔尼亚胡一直高喊“大以色列”的口号,结果在美国的压力下,他搁置了先前的计划,还为自己套上了“温和派”的外衣。但是议会这一“好戏”完全不按套路来,直接把之前压下去的矛盾全放出来了。你能想象吗?内塔尼亚胡自己都急着出来撇清,说这是反对派搞的“噱头”,生怕这把火烧到自己头上。
这么一弄,最尴尬的不是以色列自己,而是美国。你瞧,美国高官们这两周简直是在以色列上演了一部“多人跑酷”,副总统、特使、国务卿轮番上阵,本想着秀一把“美式外交”的肌肉,结果被以色列一道投票砸了个措手不及。万斯咬着牙骂这是“愚蠢的侮辱”,外交场合搬不出脏话,硬憋着说“约旦河西岸绝不能被吞并”,这份被自己盟友摆了一道的无奈简直快写在脸上。
美国这么重视这事儿,肯定不只是面子问题。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大的盘子: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战略。你想,特朗普前脚刚跟卡塔尔谈完安全保障,后脚预备跟沙特商量新的安全条约,结果以色列这一票直接让特朗普的中东外交牌局掉链子。沙特的态度明明白白,咱可以谈建交,但是巴勒斯坦得建国,你说以色列这么一搞,还怎么有基本信任?这不就像一场策划了一年的隆重求婚,结果丈母娘突然跑出来说,“我不同意”,特朗普能不憋屈吗?
使劲焦灼,美国又想硬气一下下。毕竟没了美国的捧场,以色列的日子可就难过了。不光是外交军事,连每年几十亿的援助也岌岌可危。特朗普撂下狠话,“要是真吞了约旦河西岸,美国就撤掉所有支持。”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直接的经济威胁了。当然,以色列也是不管这些的惯犯,他在“保姆式监管”下早就熟悉怎样晃悠着讨好美国,又继续搞自己的侵占计划。但问题是,这些动作也像温水煮青蛙一样,再煮下去,锅里的水早晚会沸腾。
橄榄树烧了、农民被赶走,约旦河西岸的分裂还不够,连加沙的停火协议也差点给拖黄了。以色列这波捡聊天一样“有点乱搞”,直接搅动了区域内的敏感地带。库什纳还琢磨着搞加沙分区,什么哈马斯区、以控区的构想让人看了都头皮发麻。说白了,这哪里是解决问题,分分钟要把问题一分为二,还添几倍的复杂程度。
归根到底,这场议会投票不过是另一场政治博弈,各路势力在为自己的利益布局。以色列想靠武力抢地盘,美国想靠资源维持颜面,阿拉伯国家拖着巴勒斯坦人的梦想在谈判桌上要价。唯独那些加沙难民营里的孩子们、约旦河西岸的农民们,永远是没人优先考虑的存在。
这件事给“和平”两个字打上了巨大的问号。高官们能一趟趟地往中东跑,但问题就放在那里,摆的再漂亮,也别能挡住脚底的坑。不如换位想想,下次再有人喊什么“大以色列”,要不就去加沙的难民营里问问,或者去约旦河西岸的橄榄园听听,他们会给出更真实的答案。问题是,你敢问他们,敢听答案吗?
专业正规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